北京师范大学:做好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加法” | ||||||||
| ||||||||
北京师范大学:做好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加法”
近年来,北师大秉承“一流的大学要有一流的学生工作,一流的学生工作要有一流的辅导员队伍”的工作理念,构建起了学校主导、学工部主抓、院系辅导员为骨干、全体班主任参与的深度辅导工作精细化网络。 辅导员既是“学生官”,又是“人生导师”,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北师大党委书记刘川生说:“学校按照现代教育理念和全员育人的创新思路,努力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模式、新道路,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辅导员队伍。” 选留+管理评优:优化辅导员队伍结构 2007年,北师大获批成立教育部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成为北京地区唯一一家高校辅导员基地,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北师大党委副书记田辉认为,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有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素质扎实的辅导员队伍。因此在辅导员队伍选拔上,北师大按照教育部关于辅导员的配备要求,坚持严把入口关,科学配备。 随着社会的变化,辅导员岗位成了毕业生竞争的“香饽饽”,每年报考人数达到数百甚至上千人,其中不乏博士、博士后和海归硕士、博士。北师大坚持“专兼结合,以专职为骨干,以兼职为主体”的原则,连续6年选拔专职辅导员55人。除了辅导员,北师大每年还从专业课教师中选拔优秀教师担任班主任,其中包括不少知名教授和国家级学科带头人。目前北师大形成了层次分明、数量和质量并重的辅导员队伍。 历史学院专职辅导员王秀丽2007年从该学院博士毕业,面对其他求职机会,她毅然选择了留校做辅导员。她直言,自己喜欢做学生工作,而且学校为辅导员提供的成长平台一点也不比其他工作岗位差。 北师大一直重视辅导员的长远发展。学校坚持专职辅导员队伍“双线晋升、双线发展”的政策,2004年以来,北师大专职辅导员职称评审开始实行“思想政治教育系列”单列。迄今已有7人获评正高职称,15人获评副高职称,50余人获评中级职称;近20名专职辅导员被提拔为处级或副处级干部。同时,北师大还积极推荐辅导员在进修后转到教学科研岗位、推荐到校外党政部门挂职锻炼、竞聘到国家和地方党政机关、社会团体或企事业单位任职。 胡志峰是文学院专职辅导员,在她做辅导员工作的第5个年头,学校推荐她参加了团中央、中组部选派高校团干部到基层团委挂职锻炼的项目,被分配到国家级贫困县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团委任团县委副书记。一年的基层锻炼,让她深切地感触到:“青春和热情只有在最基层翻滚过,才能够演绎出更大的价值,在辅导员工作岗位上,也能将自己的人生价值最大化。” 培训+交流:促进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发展 “京师辅导员讲堂”已经成为北京高校辅导员培训的品牌项目,北师大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自2009年3月以来,就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热点、焦点、疑点和难点,邀请政府机关、兄弟高校和境内外知名专家主讲,北京各高校辅导员可以进行菜单式自由选课。迄今,系列活动已经举办11场,选学人数超过3000人次。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国际社区与家庭服务协会(CFSI)知名专家希拉·卜励德女士等先后受邀为专职辅导员作专题辅导报告。 立足学科优势和师资力量,充分发挥地处北京的地缘优势和专家资源优势,北师大已经搭建起了面向校内、北京市和全国三级培训体系。为开拓辅导员的视野,在加强校内培训的同时,还积极选派辅导员参加北京及全国的培训。生命科学学院辅导员白勇曾参加过全国高校辅导员骨干培训,从他的亲身体验来讲,这种培训课程开拓了自己的视野和眼界,特别是建立了和许多高校辅导员良好的交流渠道,有助于工作方法的改进。 北师大还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制定辅导员外出学习、交流计划,使辅导员工作既能立足本职,又能放眼世界学习先进的学生管理理念。学校先后两次集中组织40余名辅导员(班主任)赴香港中文大学学习交流;每年选派若干辅导员参加由教育部或北京市组织的学生事务团赴美国、英国等培训交流。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也积极组织辅导员赴兄弟高校学习考察,选派辅导员参加全国和北京市的有关辅导员培训和各类辅导员工作论坛。 学术研究+教育教学:提升辅导员工作科学化水平 在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中获奖的胡志峰,2011年又参加了首届北京市的就业指导课程比赛,她一路过关斩将,最终获得一等奖。北师大党委副书记田辉表示,辅导员应该既是管理者又是教师,是学校教书育人的重要力量,做好学生管理工作的同时,教学水平也是综合考查辅导员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 为了落实辅导员的双重身份,学校从2007年开始,组织辅导员承担全校本科生的形势与政策课。为了更好地帮助辅导员了解学生兴趣需求、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学校于2011年专门成立了形势与政策教研组,邀请相关学科专家作为指导教师。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每学期都要组织辅导员集体备课、教学观摩和比赛。除了形势与政策课,辅导员还为大一、大二学生开设新生适应课,为4个年级本科生开设生涯规划课,为大三、大四本科生开设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课。因课程贴近学生需求,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 在教育教学之余,北师大将辅导员工作与学术研究相结合,为辅导员搭建了科研平台。数年来,北师大一线辅导员成功申请了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辅导员专项)和北京市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题13项,有的辅导员甚至参与到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中,在校内形成了浓厚的研究氛围,研究成果显著。 高级学位进修+能力培养:打造高素质辅导员队伍 在加入到辅导员队伍中之后,北师大物理系辅导员董晓蕾常常感觉到内心有一种被“掏空”的枯竭感,迫切需要对知识体系进行调整与补充。2008年,她考取了全国首批面向高校辅导员招收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3年求学既实现了她读博与工作相互结合的愿望,又让她受到了十分严格系统的学术训练,也真正找到了辅导员专业化、专家化发展的“敲门砖”。在导师的指点下,她的博士论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最终被答辩委员会以“优秀博士论文”加以肯定。 培养开拓创新的高级专家型高校辅导员,是北师大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追求的目标。2008年开始,教育部决定招收辅导员在职攻读思想政治教育博士学位,北师大依托学校在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方面的学科优势和人才优势,进一步整合学科资源,为培养高质量辅导员博士奠定了坚实基础,为辅导员的学习和发展搭建平台、提供空间。 北师大党委书记刘川生认为,学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有着良好的工作传统,一直坚持贯彻全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将辅导员队伍建设作为学生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要让辅导员工作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成为值得终身追随的事业。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